智慧財產權管理
首頁»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公司治理面向»智慧財產權管理
智慧財產權管理
- 智慧財產權是技術研發的重要成果之一,而研發則是企業達成商業策略目標的基石。本公司重視智慧財產權,在對本身的智慧財產進行保護與管理的同時,也尊重各外部合作機構(包含客戶、供應商、學研單位…等)的智慧財產權,避免發生侵權的行為。因而,本公司擬定結合商業、研發及智財等策略所組成的經營管理模式,以持續的正向循環,提昇公司價值、強化企業體質、確保營運自由、增加產業競爭力及獲利。
- 配合公司營運的主要商業模式(OEM/ODM/EMS…),目前智慧財產權相關事務以專利為主,其次是商標。取得方式主要為自行開發,並與學研單位合作,藉由產學合作計畫對具有發展前景的技術進行共同開發,亦有部分為視營運需求對外取得授權合法使用。同時,設置專責單位對專利、商標等智慧財產權進行管理及運用,隨時進行控管以降低侵權風險。
- 在專利管理方面,「專利權管理辦法」經董事長於民國91年1月11日核准後公佈施行,為公司對於專利權管理之政策及程序執行依據,並已將專利權管理辦法及專利提案申請單公布於公司內部網站頁面,便於員工了解及申請。本公司的專利管理策略係以質、量並重為考量,並不單以申請數量作為決策依據。主要管理方向包括:專利布局及專利盤點。藉由專利檢索、奬勵制度、教育訓練等執行層面的落實,以確保公司研發成果、建構專利版圖、確保營運自由、增加產品競爭力。
- 專利提案是由研發人員提出,經內部檢索/評估、單位主管簽核、事業部副總經理核可後,依作業流程處理,提出專利申請。除此之外,並建置專利資料庫,可根據部門/同仁需求,依權責提供所需清單/報表,並在公司內部網站每季發布專利季報。在專利維護及運用方面,設置複驗檢視機制,在到期前1~3個月,將就專利相關技術及產品與提案人討論,並參酌技術現況/市場前景進行維護效益評估。公司擁有之專利權的運用在提報總經理核可後,可以對外進行授權/交互授權。在對外進行專利交涉時,亦可將所擁有的專利作為交互授權的談判籌碼。
- 關於專利糾紛處理的標準作業流程如下:
- 事業部直、間接收到侵權糾紛通知後,知會法務組及智權組進行處理。
- 法務組就通知內容會同事業部相關人員確認涉案關係人及其對應關係,智權組就涉案專利進行技術分析,並協同事業部相關人員,釐清涉案專利及相關產品/物件的對應關係。
- 根據事業部/法務組/智權組討論結果,共同擬定因應對策,由事業部/法務組據以回覆對方或客戶。
- 依案件發展,事業部/法務組適時進行回應。
- 為維護公司權益,在日常營運環節中亦採取以下保障智慧財產權之措施:
- 委外作業之保密與智慧財產權歸屬約定、降低採購產品侵權風險之措施,係由業務單位協同法務組同仁,以簽署合約/協議書進行規範。合約智慧財產權條款審閱,由業務單位協同法務組同仁進行。
- 與外部機構合作研發之保密與智慧財產權歸屬約定,係由事業單位協同法務組同仁與外部合作機構共同研擬並簽署合約/協議書進行規範。智慧財產之取得與維護,由智權組依合約/協議書執行。
- 員工進用/在職/離職之智慧財產權約定,在員工訓練時宣導,並列在工作規則中,經員工簽署後,由人才資源中心集中保管。
- 機密管制之措施,則包括定期針對機密資訊安全PIS(Proprietary Information Security) 管制規範進行內部訓練,並持續執行各式宣導活動。
- 113年度執行情形
- 每年年底定期將智慧財產權相關執行情形提報董事會報告,最近期提報時間為113年12月27日,目前取得智財成果如下:
- 截至113年第三季,本公司已向台灣、美國、中國、日本及歐洲等地區共提出8,652件專利申請,並已取得6,791件專利。
- 為因應數位化轉型,已建置公開/公告專利檢索系統資料內容以公司在台灣、美國、中國已有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案及發明專利為主。日前因公司內部資訊系統整併及資安考量,公開/公告專利檢索系統因而暫停服務、進行更新。系統已於113年度第二季完成更新,在經過檢測後重新上架提供服務。目前正陸續將相關資料按先近後遠的時間順序、分批上傳至系統,預計於114年第一季完成所有資料彙整。而後每季進行資料更新,以利同仁進行查詢。